11月30日下午,集團公司在長沙舉行六橫大橋二期項目聘任專家儀式。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濤,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劉齊輝在珠海以視頻形式出席會議,集團公司外部董事金守華,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政清,中國鋼協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建筑學會混凝土結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余志武現場參會,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王永東主持聘任儀式。
頒發聘任證書現場。供圖:六橫大橋二期項目部
會上,集團公司聘請陳政清院士為六橫大橋二期項目首席專家,聘請余志武教授為六橫大橋二期項目專家。金守華首先介紹了兩個專家團隊的基本情況。陳政清是國內外著名的工程力學專家,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院士?,F為湖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大學振動與沖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風工程試驗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兼任國家973計劃“制造與工程領域”咨詢專家組成員、中國力學學會結構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學術團體職務。長期從事橋梁等大型結構的工程力學問題研究,研究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省部級獎多項;發表論文100余篇,出版著作5部,已獲得國內外授權發明專利30余項。陳政清院士團隊組織開發安裝的洞庭湖大橋拉索減振系統評價為世界上第一套應用磁流變阻尼器的智能控制系統,有效地抑制了拉索風雨振。余志武是中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原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F任中國鋼協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建筑學會混凝土結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學術職務。長期從事土木工程教學、科研與技術開發工作,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設計理論與應用、鋼-混凝土組合結構設計理論與應用、工程結構抗火性能及結構健康診斷與加固改造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中國鐵道學會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4項,獲批軟件著作權4項,公開發表SCI/EI科研論文230余篇,出版專著1本、教材3本,主參編規程5本。
在聽取六橫大橋項目部有關情況的工作匯報后,陳政清和余志武及各自團隊成員首先對中國鐵建港航局的選擇與信任表示感謝,表示將進一步加強溝通對接,把科研成果運用到六橫大橋這個舉世矚目的工程上,從專業領域對六橫大橋項目橋梁施工面臨的重難點以及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陳濤在總結講話中對兩個專家團隊的加入表示歡迎和感謝。他指出,根據六橫大橋建設要求,中國鐵建港航局需要聘請院士專家團隊和行業頭部企業專家及科研工作者組成專家組,圍繞大跨徑深水橋梁等關鍵核心技術,加強重難點技術攻關與成套技術儲備,重點解決項目生產過程中的“卡脖子”難題。今天的聘任儀式標志著六橫項目專家組的籌建工作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掀開了六橫大橋建設的新篇章。他強調,六橫大橋項目建設意義重大,要堅定信心,提高政治站位,心系“兩個大局”、踐行“國之大者”,深刻認識六橫大橋建設的重大意義,自覺服務黨和國家發展大局,服務集團公司發展的戰略布局,牢固樹立“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責任感和“功成有我”的使命感,全力以赴把六橫大橋項目建設成為精品工程。他要求六橫大橋二期項目員工抓住機遇,認真學習,快速進步,項目管理人員要創新管理方式,開展好各種靈活有效的教學培養模式,幫助項目員工盡快成長成才。希望專家團隊在科研創新、技術攻關、人才幫扶等方面給予中國鐵建港航局和六橫大橋二期項目更多支撐和幫助。
六橫大橋二期項目部有關人員在舟山通過視頻形式參會。